八八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带叶报春花

带叶报春花

药材名称带叶报春花

拼音Dài Yè Bào Chūn Huā

别名报春花、藏报春花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报春花科植物偏花报春的花朵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Primula secundiflora Franch.[P.vittata Bur.et Franch.]

采收和储藏:6-7月采花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30-50cm。全株无毛。根茎粗而短,具多数须根。单叶基生;叶柄长3-4cm,两侧有翅;叶片倒披针形或窄长圆状倒披针形,先端钝或钝尖,基部渐狭,边缘具细锯齿,叶薄膜质,无粉,上面绿色,下面淡绿色。花葶高35-50m,顶生伞形花序1-2轮,有花10余朵;苞片披针形,长6-9mm,尖锐,有***;花梗长短不一,有***;花萼钟状,裂片5披针形,长3mm,有***;花冠宽钟状,红紫色至深玫瑰红色,长度和直径均约1.5m,裂片5,卵形,全缘或先端凹缺,雄蕊5,内藏胚珠多数。果为蒴果,稍长于宿存花萼。花期6-7月,果期8-9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海拔3200-4800m的水沟旁、河滩地、高山沼泽和湿草地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青海、四川、云南、西藏等地。

性状性状鉴别 花葶顶端被乳黄色粉。伞形花序有5-10花,有时有第2轮花序:具披针形苞片。花萼条形,展开后窄钟状,上半部分裂成披针形裂片,沿每2裂片边缘下延至基部密被***,整个花萼形成紫白相问纵带;花冠红紫色至暗红色。气微,味苦。

性味苦;性寒

功能主治泻肝火;清湿热。主小儿高热抽风;湿热泻痢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6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尖齿耳蕨

    药材名称尖齿耳蕨拼音Jiān Chǐ ěr Jué英文名Sharp-tooth Shield Fern别名岩山鸡出处始载于《中国主要植物图说蕨类植物门》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鳞毛蕨科植物尖齿耳蕨的根茎。拉

  • 猪蓼子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猪蓼子草药材名称猪蓼子草拼音Zhū Liǎo Zǐ Cǎo出处《分类草药性》来源为蓼科植物节蓼或钟花蓼的全草或根。夏、秋季抽穗时采收。原形态①节蓼,又名:大马蓼。一年生草本,高0.2~

  • 海桐皮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海桐皮药材名称海桐皮拼音Hǎi Tónɡ Pí别名刺桐、山芙蓉、空桐树来源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indica Lam.的树皮或根皮。四季可采,晒干。性

  • 定经草

    药材名称定经草拼音Dìnɡ Jīnɡ Cǎo别名水辣椒、四方草、兰花仔(《广西药植名录》),惊风榴、四角草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泉州本草》来源为玄参科植物长蒴母草的全草。1~10月间采。

  • 毛叶木通

    药材名称毛叶木通拼音Máo Yè Mù Tōnɡ出处《云南中草药》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山梅花的茎叶。原形态直立灌木,高2~3米。茎枝对生;幼枝灰绿色,有毛茸;老枝红紫色,秃

  • 节瓜

    药材名称节瓜拼音Jié Guā出处《纲目拾遗》来源为葫芦科植物节瓜的果实。夏季果实成熟时采收。原形态一年生攀援草本,为冬瓜的变种。茎略成方形,被黄褐色毛,卷须分枝。单叶互生;有长柄;叶片阔卵

  • 鸭皂树皮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鸭皂树皮药材名称鸭皂树皮拼音Yā Zào Shù Pí出处《中国药植图鉴》来源为豆科植物鸭皂树的树皮。全年可采,鲜用或晒干。原形态鸭皂树,又名:莉球花、楹

  • 木达地黄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木达地黄药材名称木达地黄别名马松子、野路葵、野棉花秸来源梧桐科木达地黄Melochia corchorifolia L.,以茎、叶入药。生境分部长江以南及广东。性味淡,平。功能主治

  • 银线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银线草药材名称银线草拼音Yín Xiàn Cǎo别名鬼督邮(《本草经集注》),独摇草(《唐本草》),鬼独摇草(《纲目》),鬼都邮,四大天王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四叶

  • 鱼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鱼草药材名称鱼草拼音Yú Cǎo别名车轴藻(《中国植物图鉴》)。出处《山西医药》7:6~9,1972来源为轮藻科植物脆轮藻的全草。原形态水生绿色藻类,高10~50厘米,以分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