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柳白皮

柳白皮

《中药大辞典》:柳白皮

药材名称柳白皮

拼音Liǔ Bái Pí

出处证类本草

来源为杨柳科植物垂柳树枝根部的韧皮。全年可采。除去栓皮及木质部,取韧皮用。

化学成分含水杨甙及3.10~9.12%鞣质。

药理作用水杨甙有退热作用。参见"柳枝"条。

性味《唐本草》;"枝皮味苦,寒,无毒。"

功能主治祛风利湿,消肿止痛。治风湿骨痛,风肿瘙痒,黄疸,淋浊,乳痈,牙痛,汤火烫伤。

①《唐本草》:"枝皮主痰热淋疾;可为浴汤,洗风肿瘙痒;酒煮含,主齿痛。"

②《纲目》:"煎服,治黄疸白浊;酒煮,熨诸痛肿,去风,止痛消肿。"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~2两。外用:煎水冼、酒煮或炒热温熨。

复方①治疟疾及风湿骨痛:柳枝去其木心及外面黄黑之粗皮,用其青色之皮,鲜用一两至一两五钱。水煎服。(《岭南采药录》)

②治走注气痛,或风毒卒肿:白酒煮杨柳白皮,暖熨之。(《姚僧坦集验方》)

③治妇女乳痈妒肿:削柳根皮,熟捣,火温,帛囊贮,熨之,冷更易。(《肘后方》)

④治风虫牙痛:杨柳白皮,卷如指大,含咀,以汁渍齿根,数过。(《古今录验方》)

⑤治汤火所灼,未成疮者:柳白皮细切,以猪膏煎以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

⑥治汤火灼成疮:柳皮烧灰,以粉涂之。(《肘后方》)

⑦治中耳炎:柳树皮(烧存性)二钱,枯矾、冰片各一钱。共研细面,吹耳。(内蒙古《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》)

摘录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《中华本草》:柳白皮

药材名称柳白皮

拼音Liǔ Bái Pí

别名柳皮

出处出自《证类本草

来源药材基源:为杨柳科植物垂柳的树皮或根皮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lix babylonica L.

采收和储藏:多在冬、春季采收,趁鲜剥取树皮或根皮,除去粗皮,鲜用或晒干。

原形态乔木,高可达18m,树冠开展疏散。树皮灰黑色,不规则开裂;枝细,下垂,无毛。芽线形,先端急尖。叶狭披针形,长9-16cm,宽0.5-1.5cm,先端长渐尖,基部楔形,边缘具锯齿;叶柄长(3-)5-10mm,有短柔毛;托叶仅生在萌发枝上。花序先叶或与叶同时开放;雄花序长1.5-3cm,有短梗,轴有毛;雄蕊2,花药红黄色;苞片披针形,外面有毛;腺体2;雌花序长达2-5cm,有梗,基部有3-4小叶,轴有毛;子房椭圆形,无柄或近无柄,花柱短,柱头2-4深裂;苞片披针形,外面有毛;腺体有1。蒴果长3-4月,花期3-4月,果期4-5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耐水湿,也能生于旱处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长江及黄河流域,其他各地均有栽培。

性状性状鉴别 树皮呈槽状或扭曲的卷筒状,或片状。厚0.5-1.5mm,外表面淡黄色,灰褐色,有残留的棕黄色木栓,粗糙,具纵向皱纹及长圆形结节状疤痕;内表面灰黄色,有纵皱纹,易纵向撕裂。体轻,不易折断,断面裂片状。气微,味微苦、涩。

根皮表面深褐色,粗糙,有纵沟纹,栓皮剥落后露出浅棕色木部。质脆,易折断,断面纤维性。气微,味涩。

显微鉴别 树皮横切面:木栓层多已除去或有残留。皮层较窄,薄壁细胞类长圆形,有的含棕褐色物。韧皮部占大部分,散有韧皮纤维束和晶纤维,韧皮射线宽1列细胞。薄壁细胞含有草酸钙簇晶和方晶。

化学成分茎皮、根皮含水杨甙(salicin),芸香甙(rutin),柚皮素-7-葡萄糖甙(naringenin-7-glucoside),柚皮素-5-葡萄糖甙(naringenin-5-glucoside),木犀草素-7-葡萄糖甙(luteolin-7-glucoside),柳皮甙(quercitrin)和槲皮素(querce-tin)。

药理作用水杨甙有退热作用。水杨甙与稀盐酸或硫酸共煮可水解为水杨甙元(Saligenin或 Salicyl alcohol)及葡萄糖。水杨甙可作苦味剂(局部作用于胃),吸收后部分变为水杨酸(解热止痛),随即很快水解。由于水杨甙转变为水杨酸之程度不恒定,故临床上不能用前者代替后者。水杨甙元4-10%浓度可作局部麻醉用,几乎无毒。

性味苦;性寒

功能主治祛风利湿;消肿止痛。主风湿骨痛;风肿瘙痒;黄疸;淋浊;乳痈;疔疮;牙痛;汤火烫伤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15-30g。外用:适量,煎水洗、酒煮或炒热温熨。

各家论述1.《唐本草》:枝皮主痰热淋疾;可为浴汤,洗风肿瘙痒;酒煮含,主齿痛。

2.《纲目》:煎服,治黄疸白浊酒煮,熨诸痛肿,去风,止痛消肿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粗腿羊肚菜

    药材名称粗腿羊肚菜别名皱柄羊肚菌、粗腿羊肚菌、羊肚菜来源真菌类子囊菌纲盘菌目马鞍菌科粗腿羊肚菜Morchella crassipes (Vent.) Pers.,以子实体入药。生境分部春夏之交雨后产生

  • 饺剪藤

    药材名称饺剪藤来源萝藦科饺剪藤Holostemma annulare (Roxb.) K. Schum.,以全株入药。生境分部广西、贵州、云南。功能主治主治产后虚弱,少乳。摘录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
  • 油炸木

    药材名称油炸木拼音Yóu Zhà Mù别名牛瘦鞭来源药材基源:为忍冬科植物海南荚蒾的根、叶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Viburnum hainanense Merr.et Chun.采收和储藏:全年均可采

  • 光板猫叶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光板猫叶草药材名称光板猫叶草拼音Guānɡ Bǎn Māo Yè Cǎo出处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来源为景天科植物大叶火焰草的叶及全草。原形态大叶火焰草,又名:荷莲豆叶景天。一

  • 山杜仲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山杜仲药材名称山杜仲别名飞天驳、土杜仲[广东]、木杜仲[广西]来源卫矛科卫矛属植物疏花卫矛Euonymus laxiflorus Champ.,以根皮和树皮入药。全年可采,分别晒干

  • 小叶蛇总管

    药材名称小叶蛇总管拼音Xiǎo Yè Shé Zǒnɡ Guǎn别名山薄荷、蛇总管(《南宁市药物志》),蛇通管(《广西中药志》),盘龙七、母猪花头(《云南中草药》)。出处《广西中药

  • 野鸦椿皮

    药材名称野鸦椿皮拼音Yě Yā Chūn Pí别名鸡眼睛皮。来源药材基源:为省沽油科植物野鸦椿Euscaphis japonica (Thunb.) Dippel的茎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sca

  • 铁线莲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铁线莲药材名称铁线莲拼音Tiě Xiàn Lián别名山木通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铁线莲Clematis florida Thunb.,以根及全草入药。秋冬采收

  • 罗勒子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罗勒子药材名称罗勒子拼音Luó Lè Zǐ别名兰香子(《海上名方》),光明子(《饮片新参》)。出处《嘉佑本草》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罗勒的果实。9月间采收,筛去泥沙杂质(

  • 金线兰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金线兰药材名称金线兰拼音Jīn Xiàn Lán别名金线莲、金蚕、金石松、树草莲、鸟人参、金线虎头蕉,金线入骨消来源兰科开唇兰属植物金线兰Anectochil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