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八字典>中医中药>中药材>椴叶独活

椴叶独活

药材名称椴叶独活

拼音Duàn Yè Dú Huó

别名独活前胡

来源药材基源:为伞形科植物椴叶独活的根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Heracleum tillifolium Wolff

采收和储藏:春末秋初时采挖,去除其茎叶,洗净,切片,晒干。

原形态多年生草本,高1-2m。根圆锥形,粗大,分歧。基生叶叶柄长10-30cm,基部有宽展叶鞘;叶片广卵形,3分裂,呈3小叶状,裂片圆状卵形,长6-9cm,宽5-14cm,不分裂或3浅裂,先端长尖,基部心形,边缘有锯齿或圆齿,背面有细刺毛;茎上部叶有柄或无柄简化成宽展的叶鞘。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,花序梗有柔毛;无总苞;伞辐不等长;小总苞片线状披针形;花黄色;萼齿不明显;花柱短,直立。果实倒卵形或梨形,背部极扁平,先凹凹陷,光滑,背棱和中棱不凸出,侧棱宽阔,每棱槽中有油管1,线形,合生面油管2。花期7-8月,果期9-10月。

生境分部生态环境:生于山坡灌丛或溪谷林缘。

资源分布:分布于安徽、江西、湖南等地。

性味味辛;微甘;性温

功能主治祛风;胜湿;止痛。主感冒;头痛;腰背痛

用法用量内服:煎汤,3-9g。

摘录《中华本草》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皮

    药材名称铜皮拼音Tónɡ Pí别名大叶杜仲来源药材基源:为猕猴桃科植物尼泊尔水东哥的树皮。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SaurauianapaulensisDC.[S.lantsangensisHu]采收和储

  • 鬼针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鬼针草药材名称鬼针草拼音Guǐ Zhēn Cǎo别名鬼钗草(《本草拾遗》),鬼黄花、山东老鸦草(《福建民间草药》),婆婆针(《苏南种子植物》),鬼骨针(《江苏植药志》),盲肠草、眺虱草

  • 游草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游草药材名称游草拼音Yóu Cǎo别名田中游草(《分类草药性》),蓉草(《广州植物志》),西游草(《民间常用草药汇编》),牛草(《四川中药志》)。出处《四川中药志》来源为禾本

  • 白檀

    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:白檀药材名称白檀拼音Bái Tán别名野荞面根、大撵药、地胡椒、乌子树来源山矾科白檀Symplocos paniculata (Thunb.) Miq.,以全株

  • 夜香牛

    药材名称夜香牛拼音Yè Xiānɡ Niú别名伤寒草、消山虎来源为菊科斑鸠属植物夜香牛Vernonia cinerea (L.)Less.,以全草入药。夏秋采收,洗净鲜用或晒干。性

  • 蝮蛇脂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蝮蛇脂药材名称蝮蛇脂拼音Fù Shé Zhī出处《本草拾遗》来源为蝮蛇科动物蝮蛇的脂肪。功能主治《纲目》:"绵裹塞耳聋,亦敷肿毒。"摘录《中药大

  • 蛇疙瘩

    药材名称蛇疙瘩别名红姜、野黄姜、岩陀、毛头寒、半边伞、紫姜、大红袍、岩七、红升麻[云南]来源虎耳草科鬼灯檠属植物羽叶鬼灯檠Rodgersia pinnata Franch.,以根状茎入药。夏秋采集,晒

  • 大风子油

    《中药大辞典》:大风子油药材名称大风子油拼音Dà Fēnɡ Zǐ Yóu别名大枫油(《普济方》)出处《纲目》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大风子种仁的脂肪油。制法将种子洗净,干燥后,打碎,取出

  • 山楂

    《中国药典》:山楂药材名称山楂拼音Shān Zhā英文名FRUCTUS CRATAEGI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山里红Crataegus pinnatifida Bge.var.major N.E.Br.

  • 岩酸

    药材名称岩酸拼音Yán Suān别名独牛、酸杆杆、一面锣、岩丸子,石鼓子,一口血。出处本品原名独羊,始载于《植物名实图考》十七卷石草类,云:“独牛生云南山石间。初生一叶,似秋海棠叶而光滑无锯齿,淡绿厚